- · 《气象与环境科学》期刊[04/09]
- · 气象与环境科学版面费是[04/09]
- · 《气象与环境科学》投稿[04/09]
- · 《气象与环境科学》数据[04/09]
多方合力整体向好 科学助力大气环境治理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2021年气象条件有利于沙尘天气偏多偏强,有如下原因:2021年春季,冷空气和大风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,故起沙动力条件强;2020年我国主要沙源地夏秋季降
2021年气象条件有利于沙尘天气偏多偏强,有如下原因:2021年春季,冷空气和大风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,故起沙动力条件强;2020年我国主要沙源地夏秋季降水量较往年明显偏少,不利于植被生长,同时2021年春季,我国沙源地积雪覆盖面积偏少,导致地表状况对起沙抑制作用偏弱,气象条件整体有利于沙尘天气偏多偏强。
2021年全国沙尘暴日数分布图
第二,加强跨部门合作,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。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,完善联合会商机制,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,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提供更有效的预报支撑,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。
自2016年以来,全国平均霾日数明显下降。2021年,京津冀、汾渭平原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平均霾日数较峰值分别下降53.9、87.5、82.2和75.0天。
首先,提升霾、臭氧、沙尘等天气的预报能力。在精细、精准和延长时效两方面提升霾、臭氧、沙尘等天气的预报能力,以精准预报为目标,为精准施策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,以更长时效的预报预测服务为方向,为大气环境治理规划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。
问:《公报》与前几年相比,有哪些变化值得我们重点关注?
答:《公报》自2016年发布以来,引起了生态环境部、国家林草局、高校等各部门的密切关注。大气环境的变化受气象条件因素影响显著,为评估大气环境的治理效果,需要密切关注气象条件的变化。《公报》为生态环境部门对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参考。
02
问: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,气象部门还将有哪些工作着力点?
未来,气象部门将持续关注沙尘天气的监测预警和治理效果评估。
文章来源:《气象与环境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qxyhjkx.cn/zonghexinwen/2022/0608/754.html